《内经》云∶食气入胃,散精于肝。医问其由,连进两服香薷饮作效。
又如夏枯之草,夏收之术,半夏之生,麦之成,皆得火土之气,而能化土,秋英之菊,秋鸣之蝉,感金气而能制风;凌冬不凋者,得寒水之气,而能清热;先春而发者,秉甲木之性,而能生升。人之食饮不化,而成反胃噎膈者,多因肝气郁怒所致。
故痘之顺者,从经络而出于皮肤,是以陆续出,而参差大小不齐,根窠收敛,界地分明。此二者虽皆非顺,然形病而脉和犹可用力,形和而脉病其死不疑。
盖泻者,泻其热毒,补者,补其正虚。 倘畏避嫌疑,而于此种危症,再付之庸劣之手,则必无生理矣,讵不痛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