阴本在内,为阳之守。胸满不痛,名为痞气。
以五行之理推之,而月节可期也。伤寒不利,十有六七,俗人不识,呼为溃底,遽用温燥止涩之剂以助邪,变为危症,深可哀悯。
若加烦渴欲饮,汗出恶热,则知是阳明经入府,本病也。<目录>卷之一\伤寒治例三十七条阳毒者,阳气独盛,阴气暴绝所致也。
又有汗多亡阳与风湿,皆有恶风之症。夫痢疾不外乎寒热,寒热不外乎暑湿。
刺入八分,灸三壮。如水浮《病源论》云∶中风者,风气中于人也。
活人书曰、夏日有四症,伤寒伤风,脉症互见,中暑热病,疑似难明。协寒利者,脐下必寒,自利不渴,泄下清谷,脉微恶寒者是也。